2018北京能源国际会议在人大举办
来源:互联网9月13日,北京能源国际会议(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测度,政策干预与评估)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德国明斯特大学、日本九州大学、China economic review(CER)联合主办,围绕能源需求与供给、能源转型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支持、能源产业组织、电力市场改革和能源价格改革等主题,邀请国内外能源经研究领域的学者进行研讨交流。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发表致辞,提出如何配置资源,如何定价能源,如何进行能源技术创新的研究议题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指出中国在能源技术、能源政治、能源经济方面的探索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艰辛和挑战,例如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外汇储备的耗费、利益波动等就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然而现有的文献在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急需要加强讨论、展开研究,从而助益能源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会议的第一部分是演讲人报告,主题是“如何看待能源需求”。来自德国明斯特大学的Andreas Loschel教授主持了会议。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麻省理工大学的Valerie J. Karplus教授,其报告题目是“中国工业领域的能源效率问题、激励措施及其影响”。从微观企业层面出发,她发现企业之间的能效差异非常大。其中国有企业能够很好甚至超额完成政府设定的能效目标,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无法完成能效指标。基于这一事实,Valerie首先利用中国钢铁和水泥行业企业数据,运用DID方法,发现采取节能措施的企业的能源强度下降更快,能效更高;其次利用山东省的调研数据和实践证据,发现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更愿意使用能源管理工具,企业管理对能源强度降低有积极作用。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Shonali Pachauri教授,其报告题目是“发展中国家收入增长、家庭电力需求”。围绕“增加对无电居民家庭的电网接入,是否会显著增加电力需求” 的问题,Shonali教授利用全球宏观面板数据及巴西、加纳、印度三个国家的微观调查数据,分析电力需求的异质性、比较用电家庭和非用电家庭之间电力需要弹性并估计了2030潜在电力需求。研究发现:居民家庭电力需求与其收入密切相关,无电居民家庭的收入往往较低,电力需求弹性较低,所以增加对其电网接入,电力需求的增长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从政策含以上,她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并对各行业作整合考虑;二是预测电力需求的变化需要考虑家庭的异质性,应当通过估计电力需求弹性来实现;三是建议国家和政策制定者制定更多有利增加电力需求的政策,例如利用延迟支付和信用贷款的方法促进电器购买。
会议的第二部分是圆桌论坛,主题是“世界能源需求趋势”。来自知能咨询公司的CEO蒋志高主持了会议。首先,来自德国明斯特大学的Andreas Loschel教授介绍了德国的“能源转型经验”,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德国政府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确保能源供给可靠性的基础上,设立污染排放、能效、供热、供电和交通等多为目标,全方面助力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增加。在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同时确保电网可靠性方面,德国做的比较好,供电可靠性没有受到影响的原因有二:一是德国的双轨制和一体化电网建设,使传统发电厂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并存,当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足时,传统电厂和电网的补充能否确保电力的供给;二是电网存储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电力供给的管理;三是加强对电力需求的管理。在居民对电价的可接受方面,德国居民和企业的平均收入、附加值比较高,能够很好应付较高的电价。
其次,来自日本九州大学的Shunsuke Managi教授发表了对日本核电和新能源车发展的观点。核电方面,重点讨论了核电技术、核电机构以及政府监管三方面因素对核电发展的影响;新能源汽车方面,政府需要大力支持,认为政策停止会导致前期的投资损失。
再次,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Valerie J. Karplus教授谈了几点对“加州零碳电力合约”的看法,她肯定了加州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表率作用,并补充说明加州双轨制体系的不断完善能够很好确保电力的供给。其次,她提出核电是一个无碳的发电过程,应当支持核电的发展,同时她还认为天然气发电取代煤炭发电在美国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第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郑新业教授对中国能源需求问题发表看法,他提出看待能源需求问题总量重要,但结构更重要。他认为未来在供给侧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促进煤炭清洁利用、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在未来能够很好的降低能耗和污染;在需求侧现有的重工业转移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的需求。此外,他建议提高环境税,促进环境政策、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融合,以确保电价降低的好处不能被高耗能行业吸收;他还提到创新是重要的,但新技术在国内扩散比创新还要重要,这有助于中国整体能效的提高。
第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王震发表对油气需求的看法,他认为石油需求会在2035年达峰;中国天然气在未来应该会有很大潜力,应当大力发展天然气,使其成为主体能源。针对目前天然气终端价格较高的现状,他建议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使各个环节的盈利回到正常水平。
与会者围绕论坛主题,从各自立场和研究角度出发,做了精彩的讲演和报告,分享了有关研究成果并和其他学者进行问答讨论。最后,希望学者们能更多地关注能源环境问题,充分利用环境能源领域高频数据展开更加丰富的研究。